網評9.5分,豆瓣評分9.3分,騰訊視頻播放量前3集破3.8億人次的高口碑,引起了大批吃貨的討論。
“WJ Monitor輿情之聲”智能輿情監控系統
從文軍營銷“WJ Monitor輿情之聲”智能輿情監控系統上來看,每一個聲量的峰點都出現在在節目播出的當天或者第二天,尤其10月28日晚上首播之后,29日聲量達到最高1608,播放量也達到了2億。
“WJ Monitor輿情之聲”智能輿情監控系統
而網友參與熱議的渠道也主要是在微博上,因此微博熱搜榜也多次出現與“風味人間”相關的話題。
而此次《風味人間》的導演正是“舌尖上的中國”第一、二季的導演陳曉卿。有不少網友稱:“看陳導的美食紀錄片永遠都是享受與煎熬并存。”
亮眼的成績不僅得益于制作水平的精良,也得益于在騰訊在對“風味”這一IP的經營上。
陳曉卿說,“講多少故事,講多少食物是一個永遠的話題。兩級觀點都有,有觀眾認為人太多了,希望把人刪掉直接上吃的;也有觀眾說,只停留在吃喝層面太淺薄,深厚的人文精神哪兒去了。我們有時候會被撕扯,眾口難調。其實有很多特別好的故事,也不太敢放出來,有點兒害怕。”
因此,節目也準備了一些衍生節目,比如《風味實驗室》與《風味原產地》,“有的是人的故事,有的是食物的故事。”
不同IP之間的聯合固然能碰撞新的火花,但更重要的是能通過IP自身衍生出一系列產品。“風味”IP的衍生產品彌補了紀錄片《風味人間》紀錄片在商業變現上存在的不足,也保證了陳曉卿的《風味人間》能夠更大力度地朝著美食去發揮創作。
除了這兩檔線上節目的互動,《風味人間》也在積極布局線下衍生品。其聯合家樂福、萬達廣場、東風雪鐵龍、康師傅等營造品牌故事,共同組建“風味美食聯盟”,從多方位釋放“風味”這一IP的魔力。
《風味人間》的主題曲由“火箭少女101”其中一成員演唱。手握著大量IP資源的騰訊,選擇火箭少女與風味人間合作原因不外乎有二:
一是形成受眾間的互動,“火箭少女101”的受眾主要是年輕網民,以吃貨、追星族為主。當風味的主題曲發布,這些年輕的吃貨們成為互聯網的延伸鏈條,無形中為《風味人間》進行口碑傳播。
二是借“風味”之手反推“火箭少女”,少女們成團出道后,雖然名氣大,但是作品少,缺少實打實的產品。此次主題曲的演唱正是兩大IP的聯合互動,互利共贏。
今年騰訊視頻逐步加強與國內電視臺、紀錄片制作機構的合作,目前已與國內13家電視臺和版權機構建立良性合作關系,《從秦始皇到漢武帝》、《故宮新事》、《水果傳》等紀錄片作品相繼上線,口碑不俗。
騰訊視頻展示的精品內容與戰略布局,也進一步展示了其向高品質紀錄片進軍的決心與行動。
而此前《風味人間》在騰訊視頻準時播出,似乎已經標志著騰訊奠基了自身在高品質美食紀錄片的地位。將自身打造為高品質紀錄片的IP,以此吸引大頭流量,在“優愛騰”三家的競爭中,騰訊想成為的是匯聚優質資源的頂級大頭。
IP聯合、衍生、將自己塑造成IP,在本就小眾的紀錄片領域,騰訊對于IP的每一步操作都趨于完美,也讓人們看到了紀錄片寬廣可擴大的區間。
看完《風味人間》你或許會有這樣的感觸:廣廈千間,夜眠僅需六尺;家財萬貫,日食不過三餐。這世間,沒有比好好吃飯更重要的事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