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: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想咨詢其他業務請撥打電話 400 685 0732
全網監測海量數據按需發布監測預警
實時把握輿情動態精準追溯信息源頭
在買了98天后,終于翻開了《騰訊網UED體驗設計之旅》這本書,然后看到了張,頓時被用戶調研的幾種方法所吸引,額,這里,也跟大家共享下。
用戶研究,適用于包括構想、評估、計劃、設計、開發、上線、日常運營等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。想要挖掘到用戶的核心訴求,除了保持一顆同理心與開放的心態外,掌握好用戶研究的方法,很有必要。
常用的用戶研究的方法,主要有以下幾種:
1、問卷法
問卷是常見的用戶調研方法,主要包括目標制定,方案設計,樣本回收,數據統計,結果輸出等幾個步驟。
當然,習空見慣的事情往往想做好,也是極其不易,尤其是在制定問卷目標,設計問題及文案上都有一定的專業要求。如果在設計問卷前期,不弄清楚制定問卷的目標和適用范圍,得到不明確甚至相反的結論,也會常常不足為奇。
2、可用性測試
在典型的可用性測試中,用戶研究員會根據目標設計一系列的操作任務,通過測試數名用戶完成這些任務,來觀察他們如何使用這些產品,當然,在其中也會發現用戶遇到的問題及原因,并在測試結束,用戶研究員需對問題所在提出改進的建議。
可用性測試,有著實施成本低,容易操作等優點而被廣泛使用。
3、眼動測試
一個很神奇的研究方法,通過觀察用戶在瀏覽網頁時的瀏覽軌跡及對不同板塊的關注程度,來了解用戶的瀏覽行為。當然,這里需要借助一個專業的設備:眼動儀。
額,這里也告訴大家一個顯然意見的測試結論:兩篇文章,A排版緊密,通過眼動儀會發現用戶視線分散混亂;B排版有重點段落區隔,用戶瀏覽也會變的更有規律。這或許也是寫文章要分段落理清結構的一項重要支撐依據。
4、用戶訪談
顧名思義,通過訪談員與用戶的面對面、電話等方式更長時間、更深入的交流,從而深入了解被訪者的內心與看法的一種方式。
一般來講,訪談的方式,主要分為以下三種:結構式訪談,半結構式訪談,完全開放式訪談。
結構式訪談:在以一個清晰的目標為前提下,訪談員準備好固定的問題讓用戶回答。
半結構式訪談:融合了結構式與開放式訪談的兩種形式,毋庸贅言。
開放式訪談,有點類似于頭腦風暴,當然,訪談者需要掌握好訪談節奏,避免偏離主題。
5、焦點小組
依據群動力學原理(這是個啥原因,不詳啊),一個焦點小組由6到8人組成,在一名專業的主持人的引導下,以一種無結構或半結構的形式,對某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討,從而獲取相關問題的一些創造性見解。
需要注意的是,焦點小組討論的參加者都需要是產品的典型用戶。使用這種方法,對主持人的經驗與專業技能有著極高的要求。
6、用戶畫像
或許會經常遇到這種問題,隨著研發進程的推進,不同的設計師乃至決策者,經常會在產品原型產出后再次修改設計方案乃至整個產品的方向。其實這時,你更加需要一個可信的、易于理解的用戶模型貫穿在整個開發流程中。
個人當前所理解的用戶畫像,是通過定量與定性的方法,將目標人群分為幾種類型,通過這幾種類型來給你的產品的用戶進行畫像,了解到產品所面對的用戶人群的核心需求。
7、數據分析
數據分析是設計者了解用戶使用行為及習慣的有效的途徑之一。常用的數據分析維度主要包括日常數據分析、用戶行為分析、產品效率分析等。
日常數據分析主要包括總流量、內容、時段、來源去向、趨勢分析等。通過日常數據分析,可以快速掌握產品的總體狀況;
用戶行為分析主要可以從瀏覽深度、新用戶、回訪用戶、跳出率等幾個角度入手,從而了解用戶的忠誠度、訪問黏性、頻率等信息;
產品效率分析主要包括點擊率、點擊黏性、點擊分布、點擊用戶率等常用指標,從而對產品、功能、設計等維度的用戶使用情況進行了解。
推薦閱讀
說明: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想咨詢其他業務請撥打電話 400 685 0732